Search


三月底的時候,可能某些很幸運的人看過了這篇文章,當時的人數是三百多人,經過一個月後的今天...

  • Share this:


三月底的時候,可能某些很幸運的人看過了這篇文章,當時的人數是三百多人,經過一個月後的今天,希望增加出的六百多人你們也能認真看完我想要講的。

八月天,如果妳在法國亞維儂,已歡度了一場難忘的世界性藝術盛宴;如果妳在比利時,公園裡草地上正躺著數萬人欣賞世界音樂節;如果妳在愛丁堡,再耐心等待兩個星期(八月十四日至九月四日),街道上就有不期而遇的白色肢體,騎著八倍車輪大的高腳協力車,帶著你前往一處奇異的表演場所,它可能是海邊,可能是音樂廳,可能是教堂,也可能是酒吧……。

  可惜你只留在台灣。
  這些藝術節都不古老,亞維儂藝術節於一九四七年才象徵性地開始了第一步;政府文化部編列公眾基金,成為世界性的藝術節,還是一九八○年以後的事。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也始於一九四七年,每年為愛丁堡帶來超過十一億英鎊的收入,提供貳萬七千個工作機會。亞維儂的藝術節每年邀請全球年度最傑出的表演團體,至普羅旺斯中心點亞維儂,發表首演作品;愛丁堡則是把既有最好的作品,搬到蘇格蘭高地。
  藝術節像這些城市的守護神,幫著當地人們追尋俗世中失去的靈魂。
  一九四七年亞維儂藝術節(Avignon Festival)剛開始,只是一個導演、一個劇團,在教皇皇宮中庭做的夢。十七年後,一個導演變成數個導演,一個舞台變成三個舞台,戲劇之外的表演形式被納進來;晚霞之後的夜裡八點,教皇皇宮前不同方向搭起了三個夢幻似的舞台;無論哪個角度,佈景永遠超越不了教堂尖塔式的高度,夜裡光打在灰色的教堂外牆,遠遠看像是銀光顏色的城堡,另一片遠方的佈景;於是它的魔幻性更強了,勝過室內的舞台;因為沒有一個光,會像天空的顏色,如此變換,如此多色,霞遠了,雲近了,月升了,燈也更亮了;在普羅旺斯的七月天,教堂前上演歌劇「教堂謀殺案」。
  亞維儂的人們,每日夜裡自動進入神話的疆域,一個原始的聚集迷宮;所有附著於出發地的添加物都被丟棄了,那裡只居住著我們靈魂的本我,在劇場及音樂的情節韻律中起舞,與我們的軀體相互擁抱。表演總持續至凌晨一兩點,有幸在亞維儂訂到旅館的遊客,可以回到房裡,等待第二天的驚奇;沒房睡的,亞維儂城旁也有許多帳篷營地。詩人鴻鴻每年至該地旅遊,有一次搭營,下午六點,正準備前往表演地點,突然一對中年夫婦,身著正式禮服(dress-up),從帳篷內走出;女的惦腳拉起黑色晚禮服,耳上垂掛鑽式墜子還一晃一晃的,小心翼翼,走向表演廳……
  你可能以為這一切,只屬於高度文明國家的想像;但你錯了。
  在亞洲,香港每年開支約兩億四千萬台幣舉辦類似的藝術節。政府撥款27%,共四千八百萬台幣;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約捐助一千四百萬,企業贊助五千二百萬,票房收益達到一億五千六百萬台幣。新加坡二○○五年藝術節也編列了高達一億五千六百萬台幣預算,共邀請六個舞蹈團體,八個音樂團體,七個劇團;其中百分之二十五,來自亞洲,百分之七十五來自西方,共四千四百位藝術家參與,四百六七十項表演節目。
  不只香港、新加坡如此,日本愛知世博展,一個小的不起眼的國家「克羅埃西亞」,夠窮了吧,夠邊緣了吧。他們把與台灣台南類似的鹽田搬到日本展覽館,白花花的鹽在一片白的室內中厚實地聚集兩旁,中間走道鋪上枕木,人行走其間;白鹽像日日伴隨你的熟悉事物,可是光打其上,當它被置放於某個特殊空間燈光下時,鹽粒產生特殊意念,它像我們失落的碎鑽,又像我們熟悉的眼淚,更像某種我們遺忘又重逢的記憶結晶體。遠方牆壁上一個小小個的銀幕,你以為誰在另一個時空等待著你,走進,原來只是自己;展覽室屋頂上隨意攝取的行者,複製其上的錄像。
  這只是每年七、八月天地球進行的一部份文化想像。藝術家們帶著被俗世綁得透不過氣的我們,每年與自己的夢狂歡一次,我們的靈魂以不同的相貌出現,乘著音樂的翅牓,吟唱舞蹈,並再次創造我們追夢的根本生命力。
  無藝術節的我們,像無夢的我們。
  台北每年也有藝術節,但卻是讓藝術家夢碎的藝術節。我們的預算每年只有三千萬,不到香港規模的八分之一,新加坡規模的五分之一,亞維儂規模的二十分之一。我們的執行沒有專業,每年九月舉辦,六月才招標,看藝術像看量販店。過度重視媒體及首長曝光,因此已是好幾年由非藝術專業的媒體得標;承辦經驗無法傳承,藝術節比照公共工程,每年招標,在乎比價,且無法長期規劃。一九九二年我與一群藝術界朋友共同辦了台北縣宗教藝術節,當年創了三十萬人次的參與,數百位藝術家,數百個傳統陣頭的歷史性記錄;結果其後,一年比一年小,今年辦完了不知道明年還有沒有;幾個台灣最傑出的藝術工作室一個一個倒了,解散了,還撐地像陳琪,苦得不知為什麼;不撐也不倒的,就做起熱門演唱會,辦「蔡依林」求生存。
  幾個月前,我在上海遇見APEC文化活動的負責人。上海市政府大手筆聘請旅美廈門藝術家蔡國強,爆破水上煙火交響樂,花了幾千萬台幣,創造爆破藝術的最高峰。布希在當地,看得目瞪口呆;那一刻,全球元首,刮目相看了中國。今年九月,北京發光巨蛋劇院要開張;二○○八年北京奧委已找全球近一千名藝術家,數百家國際藝術公司駐進北京老胡同,只為創造奧運時的藝術展現。
  我想起一個愛丁堡的表演意象,一名大男孩在夢幻般的巨大充氣隧道內狂舞,空氣隧道雕塑慢慢膨脹至一千平方公尺大。男孩不停狂舞,隧道卻愈長愈大,直至他的舞姿,看不見了…….
  把台灣的藝術節辦起來,為什麼那麼難?這不是「台灣意識」最起碼的答案嗎?難道只要出生台灣的藝術家,非得命定式的孤獨狂舞,直至他的舞姿,全盤消失為止?

中國時報 A11/國際專題 2005/08/02
《陳文茜專欄》


Tags:

About author
邱娉勻, 創作語彙圍繞在「它是纖維更是靈魂對肉體的一種語言」,將生活經驗感官內化後再焠鍊出無限的可能。 Juby Chiu is grateful to be a witness through her creation. She is a Taiwan based fashion designer. " Fashion design as for me, is an abstract language to express what I meant. More practically, it's an expression of the internal itself. The essence comes from the internal. It's not only fiber, but also an language between body and soul. " Before graduating from the fashion design department of Shih Chien University. In 2009, Juby achieved the "The honored artist of GEISAI- Japan." In 2010 she participated in "Super Designer" of Taiwan, and she was within the top ranks. In the next year, Juby CHIU won the great achievement prize in the graduation theme. She then went to Europe for internship of the Paris fashion brand "Michel Klein" and to gain competitive edge. After graduation, she took part in the 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ncil as a featured designer. In 2011, Juby joined " The Taiwan Fashion Exhibition" and presented the first collection by herself. In 2012, she founded her own brand as " Juby CHIU STUDIO " and presented her first independent show in Taichung. In the following year, she continues creating a new vision for Taiwan and keeps cross-border alliance with youth ar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In her free time, Juby devotes her time to doing long term projects with a social conscience. The projects has been exhibited in art museums and culture settlements.
Fashion & lifestyle • 線上購物網站 http://www.pinkoi.com/store/jubychiu • 服裝設計 / 造型 / 訂製 跨域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 藝術經紀:写的人 • 工作室採預約制 靠海 跟山 需要踏浪兒來
View all posts